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第一线|我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日期:2020-04-22 【字号:

  车子进了文坑村口,跨过溪上的桥,再上坡直走30米,一栋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三层大楼映入眼帘,工人们正紧张而忙碌地工作着。

  文坑村位于福建省上杭县通贤镇,是市级贫困村,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全村有贫困户41户120人。

  “这座小学建成后,可解决全村小学生的就学问题,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了。”说这话的是文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蓝斌。

  蓝斌是上杭县教育局监察股股长,2017年12月开始由县委组织部安排到文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工作后,他迅速进入角色,为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当月就实现了贫困户走访全覆盖,倾听贫困人民的呼声。

  “我家孩子马上就要上初中了,突然改变环境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成长。而且,虽然村里离集镇只有3公里,但是一出村口就是国道,车流量非常大,孩子上下学都是靠留在家里的老人们接送,我们都提心吊胆,真希望能恢复完小(指设一至六年级的小学),让孩子们在村里就能上学。”村里的贫困户李东来说道。

  据了解,文坑村有2700多人,需要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达到200多人。文坑村小学是完小,2011年因生源不足改为初小(指设一至五年级的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只能到集镇的中心小学或者县城上学。而且校舍、设施都非常陈旧,好多教师没地方住,只能到群众家中租房子住,这也造成优质师资的流失。群众迫切希望村里能有一所小学,解决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

  “扶贫先扶智,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读书成才是断穷根的唯一出路。”蓝斌说干就干,当即与村干部会商,形成了文坑小学综合楼的概念性规划。

  村干部对建学校也是兴致勃勃,但一考虑到资金问题,就犯了难。

  要想建一座能够容纳200多名师生的学校,加上配套设施,大约需要400多万元。而文坑村村财收入主要依靠天然林补助、店铺出租。2016年以来,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村里发展了光伏发电产业,由县财支持60万元用于固定投资收益,2017年村财总收入也不过12万元,400万元对文坑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困难没有让蓝斌打退堂鼓。他借助文坑村革命基点村的优势,积极向县老区扶贫办争取了220万元中国老区扶贫项目资金。剩余200万元缺口资金,他向县教育局专题报告此事。在充分调研之后,县教育局认为恢复文坑村完小非常有必要,愿意为文坑村的学校建设和教学设施兜底。

  好不容易解决资金问题,项目建设又成了蓝斌新的挑战。

  文坑村小学在文坑村洋背地段,要兴建小学必须借道张大妈家门前。但大型的混凝土运送车、钩机等重器械的经过,有可能造成道路的开裂甚至塌陷。因此,张大妈家起初怎么也不肯借。蓝斌为了做通张大妈家的思想工作,随同村干部几次三番到她家里劝说,终于感动了她,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目前,学校已经建成封顶,预计今年9月可投入使用。

  孩子们的上学问题解决了,如何带动村民致富仍然是蓝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贫困村要稳定脱贫,必须发展中长期产业,我看新路岭这个地方有农民零星种植野鸦椿,效益不错,可以作为村里的长期发展项目。”蓝斌经过长期调研,得出这样的结论。

  新路岭位于文坑村西面,有一片320亩的耕地。前几年,村党支部书记张余明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想带领村民发展规模农业。但受地形影响,村民们多居住距离该地3.5公里的地方,从居住地到新路岭都是没有硬化的机耕路。路弯坡陡,遇上雨天更是泥泞不堪,不少村民因路难行宁愿外出务工,村里的耕地不断抛荒。道路硬化十分必要,但3.5公里道路硬化需要400多万元,村里苦于资金问题一直没法实施。

  “要致富,先修路,要发展产业,咱们必须把路的问题先解决了。”在村级班子会上,蓝斌为村干部们鼓劲儿。

  2019年,上杭县出台推进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的政策,蓝斌鼓励村干部积极申报“四好公路”,争取了220万元。又带着村干部到各相关科局询问政策、争取资金,多方筹措到100多万元。2019年底,文坑村“四好公路”顺利竣工。如今,村民们利用“四好公路”的便利,在新路岭等地发展了茶园、水果玉米、野鸦椿等扶贫产业,产业覆盖了30多户贫困户,平均年增收3000多元。

  “多亏了组织为我们派来了蓝斌书记。下一步,我村将依托农业发展公司将野鸦椿野生驯化高产栽培试验申报为科技计划项目,大规模种植野鸦椿及名贵中药材,只要咱们抓住脱贫攻坚这个好机会,贫困户致富不是梦。”文坑村党支部书记张余明信心满满地说道。(供稿:通贤镇纪委)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关闭